第五七七章 如何是好;改装车辆和装甲输送车_后明余晖
初七小说网 > 后明余晖 > 第五七七章 如何是好;改装车辆和装甲输送车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五七七章 如何是好;改装车辆和装甲输送车

  既然这样,下一程……顺天!

  次日早晨,一架基于三五式运输机改装而来的专用客机从京畿二号空军基地升空,飞向北方。

  顺天,曾经两京十三省之中北方的帝都,大明帝国的核心,尔后又轮番为顺清两大政权占据。

  明太宗选择迁都顺天的缘由自古以来就是人们评议的重要话题,热度经久不衰,贯穿几百年都不断引人争论。

  有人说,这是因为朱棣的基本盘在北方,他在南方过不安生。

  有人说,这是天子守国门的核心,军事重镇必须在皇帝脚下。

  有人说,这是由于南穷北富,若是定都应天,南北榜案极可能重演,朝野间鼠目寸光之辈或许会怂恿放弃北方燕云之地,为了延续明太祖的策略,避免分裂,唯有迁都顺天。

  以上种种,众说纷纭。

  至于后明一朝,世祖之后的显宗常年留身于顺天,直到平定西北、收复安西故地以后才返回应天,在这二十多年间,顺天依旧承担着帝都重任。

  近代以来,煤铁资源丰富、又有港口海运优势的燕云之地成为了重工业的发展温床。

  当个别勇敢的先行者投资重工业发财以后,不断有手握土地与财富的权贵尝试转行,一点又一点地从占据土地的食利地主階級转变为官僚資產階級。

  眼下,大明近半数的钢铁都冶炼自顺天府和北直隶,在这些钢铁厂中,每天都有上万吨熔融的红热钢水浇注为粗钢锭,接着装上火车运往轧钢厂。

  “钢产量我觉得还是太少了,才一千万吨出头,不够用啊。”

  在乘车前往第一重型机械公司的途中,周长风向前来接车的顺天府兵厅主事吐槽道。

  后者叹了口气,回答道:“谁说不是呢,可惜咱们大江南北的铁矿品相不好,产铁率低,三千斤兴许还不抵人家一千斤。”

  “但我国也有高品位的铁矿吧?海南那边的据说就非常好?”

  “正是,但采出来的矿没全用上,贮存了好大一部分。”

  “这不闹着玩么?打仗打的如火如荼,还攒着干什么,仗打完想买多少买多少。”

  在这样的对话中,车队来到了顺天府城区东郊。

  第一重型机械公司的众多建筑映入眼帘,宽大的红砖厂房一幢接一幢。

  这家巨型官营企业经营范围很广,火炮、坦克、装甲车、火车头、车厢、起重机、推土机、拖拉机等等无所不造。

  “参见周佥事,新厂区在北郊,这地儿是老厂区,有三代人的光景了,看着有点儿破。”负责人拱手介绍道。

  “没事,带路吧。”周长风不以为意地摆了摆手。

  在穿过众多车间的时候,他瞧见了一排排停放在简易棚子下的坦克,都是涂刷着橘色防锈漆的三七式轻坦和三八式中坦,看上去已经滞留很久了。

  哎!可耻的浪费!

  作为屈指可数同时拥有10000吨水压机、4000吨油压机、5000吨轧机的企业,第一重型机械公司的生产加工能力毋庸置疑。

  未见其貌、先闻其声,巨大的嘶鸣声率先传入耳中,接着才瞧见大型设备那宏大的钢铁身躯,置身在这样的车间之中,不禁心潮澎湃。

  在和平时期,令人感到安心的是金钱与财帛。

  可在战火纷飞的时候,唯有钢铁、炸药、石油才能令人坦然自若。

  随后,周长风一行人乘车来到了厂区边缘的行政办公区。

  步入典雅古朴的院落,迈过门槛走进房间,只见六、七名工程师和高管已在这里等候。

  “让诸位久等了,我就开门见山地讲吧。”他扫视在场众人,阐述道:“第一,闲置的战车不能浪费,必须最大化利用,我目前查到的统计表明大概有五百辆各种战车滞留在港口和厂区,务必尽快利用起来。”

  接着,他大致罗列了一下需要的载具类型以及改装策略。

  这些内容他以前和罗符多次讨论过,心里有数。

  空重9.9吨、使用38.4㎜坦克炮的三七式轻型坦克已显落伍,应该停产,已经生产出来的则立即着手改装事宜,可以改装为轻型自行高射炮和自行反坦克炮。

  第一种,搭载一座双联装三四式20.8㎜高射炮,不专门设计制造旋转炮塔,直接安装在车身上,但四周要有环绕装甲钢板保护,敞篷。

  第二种,搭载一门三八式48㎜反坦克炮,同样直接安装在车身上,采用固定战斗室,顶盖可开合。

  然后是载重能力更好的三八式中型坦克,空重18.1吨、使用48㎜坦克炮,虽然仍是大明陆军装甲部队的中坚力量,可是潜力有限、不值得继续深挖,可以改装为自行榴弹炮。

  第三种,搭载一门三四式112㎜榴弹炮,依然是直接安装在车身上,采用固定战斗室和可开合式顶盖。

  “先敲定宗旨,”周长风语气认真地告诫说:“这种改装车辆的精髓是‘简单高效’,利用闲置的东西来发挥作用,如果搞的太复杂就失去原本的意义了。”

  立刻有人应和道:“周佥事训示得对!”

  基于现有底盘改装成各种载具没什么可谈的技术细节——略去了旋转炮塔以后,改装工作可以称得上简单粗暴。

  随后,会议内容来到了周某人很重视的装甲输送车上。

  因为国情和作战地域不同,明军所需的装甲输送车自有特色。

  以德军为例,他们在装甲部队作战理论中强调坦克不应独立作战,须有高机动性的步兵、工兵、炮兵伴随,应该装备一种可搭载人员的轻型装甲车辆。

  于是乎,德军据此研发了Sdkfz250/251半履带车,成为一大标志性装备。

  而现在周长风提出的宗旨则存在差异,总体上为:

  运兵车可以迅速将步兵运送到任何地点——无论是炮火封锁区还是溪流湖泊也不能阻挡它们,装甲可以抵挡轻武器的攻击,武器能够在低烈度交战时支援步兵战斗。

  “如此一来,光能涉水还不够,这类战车要能够浮渡,如果允许临时挂浮箱的设计……倒也不难。”一名工程师说道。

  “能直接下水自然最好,但是技术上做不到也可以退而求其次,不能卡工期,我希望……”周长风忽然改口,斩钉截铁地说:“不,我要一年之内把样车弄出来。”

  请收藏本站:https://www.chuqi9.com。初七小说网手机版:https://m.chuqi9.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